於2018年6月22日更新 | |||
1. | 「搬遷沙田污水處理廠往岩洞」的公眾參與活動目的是甚麼? 我們希望透過公眾參與活動,與市民保持緊密聯繫,分享最新資訊,並收集公眾對搬遷計劃的意見和關注事項,與市民攜手優化搬遷計劃。 | ||
2. | 收集後的意見會如何處理? 顧問將會收集和整理公眾人士提交的意見。我們將會因應本項目的情況和市民的關注事項,引入適當優化和創新元素,進一步完善搬遷計劃。 | ||
3. | 我可以怎樣參加公眾參與活動? 您可留意網頁有關公眾參與活動最新詳情的公佈。 歡迎透過以下途徑查詢: 電郵:enquiry@STSTWinCaverns.hk 熱線:(852) 3142 2256 傳真:(852) 2827 8700 | ||
4. | 我可以怎樣表達意見? 您可循下列途徑表達意見: 電郵:enquiry@STSTWinCaverns.hk 熱線:(852) 3142 2256 傳真:(852) 2827 8700
| ||
5. | 為甚麽擬議重置沙田污水處理廠的選址是亞公角女婆山? 根據土木工程拓展署於2011年3月完成的「善用香港地下空間」研究的結果,重置沙田污水處理廠的選址初步建議為亞公角女婆山。 顧問在覆檢擬議重置選址時,將現有沙田污水處理廠附近一帶作比較,過程中考慮了多項主要因素,包括地質、對現有污水系統的影響、土地業權、對附近環境的影響,以及對附近交通網絡的影響。 經過覆檢後,顧問確定亞公角女婆山是重置沙田污水處理廠的最佳選址。覆檢方法和結果經過由三位香港科技大學教授組成的獨立專家評審團檢視及審查。總括而言,亞公角女婆山選址具備以下優越條件:
| ||
6. | 搬遷計劃會否對附近環境構成不良影響? 我們對搬遷工程及重置後沙田污水處理廠的運作對環境的影響進行了評估。我們會按照已獲批准的環境影響評估及已發出的環境許可證要求,為施工和營運期間階段擬訂環境監察與審核計劃,並嚴格執行和實施各項建議環境緩解措施。相關詳細資料可瀏覽本網頁或環境保護署的網頁:http://www.epd.gov.hk/eia/register/report/eiareport/eia_2402016/cover.html | ||
7. | 搬遷計劃會否影響排放水的輸送路線及吐露港或維多利亞港的水質? 現有沙田污水處理廠排放水的水質符合由環境保護署簽發的排放牌照要求。 現時,經沙田污水處理廠處理後的排放水會被輸送至起點位於亞公角女婆山的排放水輸送隧道,然後輸送到黃大仙的啟德河排放。這安排可利用經沙田污水處理廠處理後、潔淨的排放水沖刷啟德河,以改善啟德河的水質及環境。搬遷計劃基本上不會改變排放水的輸送路線,亦不會對吐露港或維多利亞港的水質構成不良影響。 根據初步規劃,搬遷後沙田污水處理廠將維持現有排放水的水質標準。不過,渠務署會繼續與環境保護署及有關團體保持聯絡,以確保排放水水質可符合將來排放水體有關用途的規劃。 | ||
8. | 重置後的沙田污水處理廠會否為附近社區帶來氣味問題? 為了得到更可靠的風速及風向等數據以進行氣味影響評估,渠務署委託香港城市大學進行了實驗室風洞測試,以分析擬議重置選址(亞公角女婆山)一帶的風速和風向及制定風玫瑰圖。 建基於實驗室風洞測試數據,研究顧問已完成氣味影響模擬分析,並確定最合適的通風口位置方案。顧問預計透過實施適當的氣味控制措施,及將通風口設於山上遠離民居的位置,擬議重置選址附近的屋苑 / 鄉村(如富安花園、錦泰苑、亞公角漁民新村、大水坑村、梅子林村等)的預測氣味濃度,均將遠低於環境影響評估條例容許的5個氣味單位(OU)。已完成及獲批准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已包括有關的氣味影響評估。我們會嚴格執行和實施以下各項建議環境緩解措施:
| ||
9. | 重置後的沙田污水處理廠於運作期間的污泥運送車輛會否產生氣味問題? 現時,每天從沙田污水處理廠運走污泥的車輛約20架次。雖然未來污水量將逐漸增加,但透過採用容量較大的污泥運送車,估計污泥量將可維持現時水平,因此運送污泥的車輛將維持相約架次。另外,我們將會進一步優化污泥運送的氣味管理,包括污泥運送車輛採用新型密封式容器、駛離岩洞前清洗及風乾污泥運送車輛的表面、每月定期測試密封式容器以確保運作良好等。 | ||
10. | 搬遷計劃會否對附近交通網絡構成不良影響? 顧問建議以下紓緩措施,盡量減少對附近交通的影響: 工程早期建造階段
臨時行車天橋落成後
我們會於勘測及設計階段進行交通影響評估以確保符合相關要求。 | ||
11. | 搬遷工程的施工期預計多長? 我們正進行詳細設計工作,並預算在2018年內為第一階段工程向立法會申請撥款,若過程順利,預計可在2019年年初展開第一階段工程合約。餘下的工程包括開挖岩洞主體、污水及污泥處理及配套設施的安裝及測試、上游污水系統及泵房工程以及拆卸現有污水處理廠工程會隨後展開。岩洞污水廠預計可在2030年開始投入運作。 | ||
12. | 「馬料水填海計劃」和「搬遷沙田污水處理廠往岩洞計劃」是否有關連? 土木工程拓展署負責的「馬料水填海計劃」和渠務署負責的「搬遷沙田污水處理廠往岩洞計劃」涉及不同工程範疇,是兩項獨立的計劃。但兩個計劃所開拓的新土地資源具協同效應,若「馬料水填海計劃」得到公眾支持,土木工程拓展署會在將來規劃及工程研究一併考慮毗鄰的馬料水填海計劃工程得出的土地,再為這兩個計劃制定發展策略。 | ||
13. | 採用鑽爆方法來建造污水處理廠主體部分的岩洞,爆破操作時附近樓宇的震盪水平如何? 因應採用鑽爆方法來建造污水處理廠主體部分的岩洞,顧問已完成初步評估爆破工程進行時可能引起鄰近樓宇的輕微震盪。 現時,一般樓宇及建築物的可接受震盪標準約為每秒25毫米,而較敏感樓宇及建築物則約為每秒13毫米。根據爆破震盪評估結果,位於擬議重置選址附近的屋苑 / 鄉村(如富安花園、錦泰苑、亞公角漁民新村、大水坑村、梅子林村等) 的預測震盪,均將遠低於上述限制。可行性研究顧問預計透過現今先進爆破技術和監控措施,將能有效緩減鄰近樓宇的震盪至可接受水平。 顧問初步建議預防及監控措施如下:
我們會於勘測及設計階段進行爆破震盪評估以確保符合相關要求。 | ||
14. | 岩洞建造工程及污水處理廠內的污水會否影響地下水? 在建造工程期間,將會監測岩洞附近的地下水水位以確保不受工程影響。 另外,污水處理廠內的污水均由以混礙土構建及由設有防漏措施的污水處理池盛載,不會直接接觸岩洞內的石層及影響地下水。 | ||
15. | 搬遷後沙田污水處理廠的設計污水處理量是否已計算沙田區的未來人口? 搬遷後沙田污水處理廠的設計污水處理量,會將沙田區的未來人口發展計算在內。若將來污水處理廠的服務需求量大增,可考慮擴大岩洞空間,以增加污水處理量。相對傳統地面污水處理廠,岩洞污水處理廠較容易利用地下空間進行擴建。 | ||
16. | 搬遷工程會否考慮採用先進的污水處理技術? 我們正研究具潛力的先進污水處理技術,例如:
| ||
17. | 在建造岩洞而挖掘出來的石塊會如何處理? 我們預期在建造岩洞而挖掘出來的石塊大多會是花崗岩,花崗岩是有用的建築物料,部份的花崗岩會在地盤內再用,用作建築時的基石層或疏水層物料、回填物料及骨料,餘下的花崗岩石塊將會運送到藍地石礦場加工作為骨料供給其他建造工程之用。而中等程度至完全風化程度的花崗岩則會運送到屯門第38區的填料庫,作為其他建築工程的回填物料之用。 | ||
18. | 挖掘岩洞會否影響地面生態? 岩洞將以類似開挖隧道形式在密封的環境下進行,對女婆山及附近地面生態的影響將降至最低。 | ||
19. | 搬遷計劃會否對附近居民健康環境構成不良影響? 本署於環境影響評估報告中(已獲環境保護署署長批准),對岩洞污水處理廠在營運期間所排放的毒性空氣污染物可能造成的健康影響進行了評估。評估包括了毒性空氣污染物對附近人類受體所造成的非致癌風險和致癌風險,並與海外標準進行比較。評估結果顯示,在所有人體受體處的毒性空氣污染物濃度非常低,遠低於已採用/引伸出的參考水平。根據評估預測,岩洞污水處理廠可能造成的最高致癌增量風險是7.1E-08,遠低於美國環境保護署所採用的1E-06的篩檢水平,因此本工程項目不會對附近居民健康環境造成任何不可接受的風險。 |